“山東好人”姜天合:熱心參與志愿服務 關愛幫扶弱勢群體
姜天合是博興縣天和公益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工作人員。他深入了解和掌握轄區(qū)內(nèi)孤寡空巢、殘疾人、計生特殊家庭、困境兒童等困弱群體的實際需求,積極探索為困弱群體服務的方式方法,以不斷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與需求為著力點,通過專業(yè)的社會工作六步法有針對性地解決困弱群體實際問題。
創(chuàng)新提出關愛殘疾人“精準康復五步工作法”,盡最大可能激發(fā)和調(diào)動殘疾人主動性參與和科學有效的康復,2017年至今先后為博興城區(qū)及鄉(xiāng)鎮(zhèn)重點殘疾人提供上門服務近15000余人次。英某因年幼時發(fā)生事故后產(chǎn)生肌肉萎縮并伴隨深度自卑、內(nèi)向、語言表達障礙等,了解到這個情況后,姜天合對其進行了長達兩年的一對一的心理咨詢和療愈,英某漸漸康復起來并成功的應聘到銀座商城上班,對未來生活也充滿了希望。滿某因事故右腿截肢,其老伴常年癱瘓臥病在床無法行走,只能趴伏在床上做點手工活,因為戶口的原因遲遲沒能辦理殘疾證,姜天合掌握了這個情況后,及時對接縣殘聯(lián)相關工作人員,上門為滿峰嶺的家屬辦理殘疾證,同時又為其進行假肢的申請和更換,受到殘疾人的交口稱贊。
計生特殊家庭因失獨或致殘等原因,導致那份創(chuàng)傷輕易不敢碰觸,痛不敢提及。五年多的時間,姜天合帶著一份對生命的尊重去關懷每一個失獨家庭成員。曹大叔自從兒子發(fā)生意外后,終日以淚洗面,身體也越來越差,曹大叔的老伴半夜跑到墳地上哭,針對這樣的情況,姜天合運用多年的專業(yè)經(jīng)驗用心用情陪伴他們,以“先跟后帶”的技巧,逐步在曹大叔兩口子心中注入對生活的希望。在此基礎上,姜天合先后為全縣200余戶計生特殊家庭實施“愛在董鄉(xiāng) 情暖夕陽”的暖心行動,組織集體生日、重大節(jié)日聚餐、卡拉OK、戶外踏青、團體心理疏導、看電影等活動50余場。
為提升全縣青少年綜合素質(zhì),姜天合利用周六周日的時間開展了“傳承仁孝 情暖董鄉(xiāng)”博興美德少年項目,先后實施“關愛困境兒童義賣”“大手拉小手 共創(chuàng)文明城”“未你而來 法護成長-保護未成年人”“彎腰一秒 拾起文明 愛護母親河”“移風易俗 益美博昌”等55場活動。
在博興縣委政法委的指導下,姜天合同志采用“社工+志愿者服務模式”,以“六進”為方向,面向全縣不同的地域、不同的人群累計開展“崇尚科學反對邪教 幸福生活”“百年華誕心向黨”大型反邪教宣傳活動30場,線上宣傳7場,根據(jù)真實案例錄制反邪教視頻1場,參與反邪教分子轉(zhuǎn)化工作10場,為維護社會穩(wěn)定和保障群眾根本利益貢獻力量。自疫情暴發(fā)至今,能夠積極投身到一線抗擊疫情工作中,在隔離點連續(xù)工作40天。
面對困弱群體,他愿意始終保持耐心、用心、愛心,每一個鮮活的生命放在心上,做好政府與百姓的橋梁和“潤滑劑”。順應新時代人們對美好生活渴望的潮流,深入貫徹“博”納群力、“昌”治久安的博昌精神,為每一個鮮活的生命服務為核心理念,始終保持耐心、用心、愛心,讓每一個生命能夠發(fā)現(xiàn)自我,燦爛開放!
姜天合先后承接和創(chuàng)建山東省殘疾人輔助性就業(yè)示范機構,山東省暖心家園博興示范點,成立濱州市首家殘疾人藝術團,獲得博興縣第九屆“最具影響力慈善(公益)組織”、博興縣第十屆四德標兵等榮譽稱號,入選第131期山東好人(助人為樂類)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“仁孝博興 志愿之城”增光添彩。